加州鲈鱼又名大口黑鲈,该鱼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易起捕、耐低温、肉多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优点,很受欢迎。一般每公斤售价都在几十元以上,经济效益较高。加州鲈鱼在我国各种水域中单养、混养都能获得高产高效。现将加州鲈鱼的池塘高产养殖技术简述如下。 合理放养是高产的基础 池塘养殖加州鲈鱼有池塘主养、小池精养和鱼塘混养等几种方式。池塘主养加州鲈,,要求池塘面积1亩~2亩,水深1.5米以上,必须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滥方便,通风透光,底质为壤土。最好配备增氧机。每亩放养加州鲈2000尾左右,条件好的可加大密度,同时适当放养鲢鱅鯿、草鱼等,以清除饲料残渣,控制浮游生物生长,调节水质。小池精养,池塘面积以50平方米~100平方米为宜,土池或水泥池均可,池底质以壤土为好。要在鱼池相对处设置排、灌水口,以便充水时能产生微流水。一般每平方米放养鱼种30尾~40尾,同池放养的规格要求一致。混养既可以利用成鱼池、亲鱼池进行,也可以利用鱼种池进行。通常选用亩产300公斤~400公斤的中低产成鱼或鱼种池进行,以利用池中的天然饵料鱼为主,每亩可放规格为3厘米~5厘米的加州鲈鱼夏花20尾~50尾。如采用人工投喂饵料鱼的池塘,则每亩放养加州鲈鱼夏花80尾~100尾。经过5个月~6个月的饲养,年底出池规格可达每尾200克~300克,亩产加州鲈鱼5公斤~I5公斤。加州鲈活体销售时,价格较高,且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应尽量提高成活率。 二.正确投喂是高产的关键 养好加州鲈鱼,关键是要有足够的适口的饵料鱼。加州鲈是肉食性鱼类.食量大,喜捕食小鱼虾水生昆虫等。人工养殖可投喂切碎的小杂鱼,经人工驯食后可投喂配合饲料。目前解决其饵料的途径主要有: 利用鱼种池培育鲢鱅鱼苗。 利用成鱼塘,在塘中用网拦出部分塘体养殖小鱼。 购买野杂鱼。 购买专用配合饵料。若投喂活鱼投喂量若以尾数计,可按放养量的2倍~3倍投喂。若以重量计,一般日投喂量为其总体重的10%~12 %。每天喂两次.即上午9时~10时一次,下午3时~4时一次。若投喂死鱼,则需经过食性驯化,--般将饵料鱼剪成适口的鱼块,自高处拋水中,刺激或引诱加州鲈鱼吞食。经过7天~10天的食性驯化,加州鲈鱼一般会抢吃抛来的鱼块,高投鱼块时,要相对固定投喂的地点,范围要大--些,以便让更多的加州鲈鱼抢到食,使之生长均衡。放养初期,加州鲈鱼因个体较小,摄食能力不强.投喂的饵料鱼要精细适口,少量多次。
水产养殖就是满足不断增加的存塘量下鱼类生长的溶氧和营养。池塘中的溶氧分为三部分:其一,池中细菌对有机物的分解(占消耗量的40%—70%);其二,鱼类的呼吸(占消耗量的10%—30%);其三,其他动植物的消耗。由此可见,溶氧大部分被消耗在了细菌对有机物的分解中。张进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两个方法减少细菌对溶氧的消耗,从而降低池塘水体的负荷。两个方法分别是处理水体中的有机质、增加水体自由度以及减少水体中厌氧性细菌数量。 加州鲈在养殖过程中会影响水体环境,水质底质逐步恶化,最终可能出现以下几种问题: 1、亚硝酸盐、氨氮指数过高 2、出血病等厌氧细菌性问题 3、缺氧,生长速度慢、料比高、成本增加 4、缺氧消化不好,引发肝胆问题5、虫害反复,消毒杀虫恶性循环 针对这些问题,养殖户需要根据月份以及池塘的存塘量进行净水、布菌和改底,以达到改良池塘水质底质的目的。 进行饵料投喂时,宜少量多餐,分4-5餐投喂。水温较高时控料,水温低则足量投喂。在投喂饲料前,提前开启增氧机20至30分钟,保障投料区溶氧充足。投料的时间尽量短,减少鱼群集中吃料时间。投料后关闭耙水机,开启增氧机2至3小时。这样能使加州鲈吃料多,长肉快,身材好,并提高饲料利用率。
随着海参陆续出礁,不论是参苗,还是大参,都陆续开始进入参圈,业内行情一片大好。但是,大家不应再一味的关注海参价格的高低,因为已成定局的价格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加强海参秋季管理,提高海参产量,这才是提高收益的根本保障。现就海参目前养殖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海参的增产、增收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合理投喂 近年来,海参投喂已逐渐步入正轨,实践证明合理投喂是海参增产、增收的必由之路。但是,投喂引起的黑底、臭底、杂草疯长、海参度夏难,成为邻人棘手的问题。所以我们应选品质好的料,掌握好投喂周期,减少因投喂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出参管理 1、合理出参:根据池塘自身情况,如海参出礁及摄食情况和池塘自身承载力等,合理选择出参尤为关键。所有池塘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合理选择出参次数,适当降低池塘密度,能为剩余海参生长提供充足空间,有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让海参更快、更好的生长。 2、调整状态:出参前,适当使用“激活”等,及时为海参补充能量,让其肉刺坚挺、摄食旺盛、状态饱满。合理出参,海参产量高 三、问题处理 1、下礁不好:应加强环境的稳定性,改善底质,解毒、解药残,提高海参体质等,帮助海参顺利下礁。 2、打弯、发硬:结合池塘情况,观察是否由应激、中毒、消化不良、感染寄生虫等原因引起,对症下药。 3、粪便不好:一般是由摄食有毒有害物质、饵料不足、消化不良等原因引起,应严格把控投喂管理。 针对以上情况,大家应根据池塘情况及时分析处理。
近期雨水较多,空气中湿度较大,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一旦贮存的饲料在通风不畅的情况下,当酸碱度适宜,很容易受潮发霉。在发霉不严重的情况下,不易发现,但在投喂了这样的饲料,鱼却很可能因为黄曲霉中毒而出现死亡。 饲料最易出现问题,主要出现在贮存上面。如好多养鱼塘都地处地势低洼,空气中湿度大,地面潮湿,没有用木架垫在下面,饲料是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底部通风不畅,则时间一长,最下面的饲料很容易受潮;还有如靠墙,当墙体打湿,那边上的饲料霉变的可能性也很大。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饲料在放置时间过长时,超出保质期,这种情况在年初则很常见。好多都是年前没有喂完的饲料,量不多,放到了下一年三四月份投喂。当掰开饲料时,仔细在阳光下检查,当发现有霉丝,一旦投喂一周,就会开始死鱼。这个数据在小白鼠试验上很明显,曾有科学家把长有黄曲霉的玉米饲料养小白鼠,一周后在肝脏中就发现有癌细胞。 总之,投喂的饲料要做到尽量新鲜,不易保存时间过长。不管是粉料,还是颗粒料,以及投喂的是粮食,糠饼等,只要发霉,投喂下去,鱼是否拉稀我们看不到,能否长鱼也很难说,但发病是极有可能的,所以尽量不要投喂。为了防止饲料霉变,存贮饲料的地方做到通风干燥,实在不行,在雨季中用二氧化氯化水,用喷雾器把药水把空气中的霉菌孢子杀一杀也是可以缓解饲料霉变的。